吳智鴻,一個在香港反送中運動中響噹噹的名字,有人把他視為英雄,也有人把他當成罪犯。他自稱無政府主義者,從小的正義感讓他對社會的不公不義感到憤慨。在反送中運動中,他組織了一群志同道合者,成立了「無名小隊」,以激烈的示威行動挑戰港府。
然而,在一次示威活動中,吳智鴻被捕,並被控以襲警、藏有武器等罪名。在法庭上,他堅稱自己的行為是為了伸張正義,但法官並不買帳,最終判處他23年10個月監禁。
吳智鴻的判決引起了軒然大波,一些人認為判得太重,而另一些人則認為罪有應得。有人指控他利用反送中運動的幌子,行私刑之實;也有人同情他的處境,認為他是被政治迫害的受害者。
吳智鴻的案子也引發了人們對正義的思考。究竟什麼是正義?是嚴格按照法律的條文,還是考慮到事情的背景和情境?是追求一時的快感,還是長遠的利益?
在這個時代,我們似乎越來越難以找到一個統一的正義標準。不同的立場、不同的經歷,讓我們對正義有了不同的理解。或許,真正的正義,不是一個僵化的概念,而是一個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思考的過程。
吳智鴻的案子,讓我們再次面對這個難題。他是否是一位伸張正義的英雄,還是一個借機復仇的罪犯?這個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,也可能永遠沒有答案。
但願,吳智鴻的案子能夠喚醒我們對正義的思考,讓我們在面對不同立場和觀點時,能夠更加冷靜和理性,並找到一個平衡點,讓正義既得到伸張,又不會被復仇所取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