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時訓




  崔時訓(1911-1981),字休寧,安徽懷寧人。中國現代詩人、文學理論家。早年受「新月派」影響,後轉向現實主義。曾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、暨南大學、東吳大學等校。著有詩集《古原》、《月落》、《星影》、《天涯》等,評論集《關於詩》、《關於新詩》、《文學研究的態度》等。
  崔時訓的詩歌創作以抒情為主,風格樸素自然,意境深遠。他的早期詩歌多反映個人情感,如《古原》中寫道:「古原曠野,夕陽西下,風蕭蕭,馬鳴悠悠。」抒發了作者失意落寞的心情。中期詩歌轉向現實題材,如《月落》中寫道:「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。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」描寫了戰亂中百姓流離失所的悲慘景象。後期詩歌則表現出對人生的哲理思考,如《星影》中寫道:「星影婆娑,夜未央。人生如夢,歲月流淌。莫道時光易逝,珍惜眼前好時光。」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、人生無常的感悟。
  崔時訓的文學理論主張「文學研究的態度」,強調文學研究應以科學客觀的態度,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考察文學現象。他認為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,文學研究應從社會背景入手,分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。崔時訓的文學理論對新中國的文學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。
  崔時訓是一位勤奮治學、文筆優美的學者。他的詩歌創作和文學理論研究都取得了卓越成就。他留下的詩作和評論集是寶貴的文學遺產,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。
  讓我們共同緬懷崔時訓先生,學習他的治學精神和文學素養。在時代變遷中,他的作品仍將繼續激勵和啟迪我們。